有錢人和窮人 最大的「差異」…就是台灣學校「沒教」、爸媽也不會的這 4點「財務觀念」!

請往下 繼續閱讀...

 
您一定有聽過《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
本書作者 羅勃特.T.清崎有兩位爸爸,
這兩位爸爸都有很高的收入,
但讀到博士畢業、也是作者親生爸爸的窮爸爸,
他生前常為了錢煩惱;過世後,留下了許多積欠的帳單…
 
而另一位富爸爸,是作者羅伯特是好朋友的爸爸,
這位富爸爸國中沒畢業,
卻成為夏威夷最富有的人,甚至留下許多財產。
 
而本書,就是在講富爸爸交給作者的「財務教育」!
生長在台灣的我們遇到最大問題應該是:
學校「不教」理財。
因此,台灣人的金錢觀,主要來自「家庭」。
可能父母收入很高、但不懂理財也無法教育下一代,
讓下一代「複製貧窮」的價值觀,
爸媽、子女、下一代、下下一代,永永遠遠都翻不了身…
 
 
透過這本書,羅勃特寫出自己與富爸爸的相處,
把這些「財務管理知識」讓更多人知道。
在這裡,擷取以下4個重點與大家分享。

 

1.「資產」與「負債」的不同!

資產: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
負債:單純把錢拿出你口袋的東西
 
任何東西可以是資產,也可以是負債。
舉例:你買了一間小套房,每個月要付3萬房貸,
這個小套房就是負債。如果你的房子出租給別人,
每月能替你帶來1萬塊的租金收入,那房子就是資產。
 
在這裡,最特別的是窮人與富人的不同:

窮人花錢只有支出、富人卻花錢買進資產!

 
就像多數人有穩定工作後,開始買了車子、房子、手機,
卻每個月忙於付加油錢、燃料稅、房屋稅、地價稅、
手機通話費等等,過著被錢追著跑的日子。
 
在此,您需要向富爸爸學習的是「處理錢的思考方式」!
換句話說,你得開始「買能替您帶來收入的【資產】」!
 
普通的上班族應該要繼續努力工作,
然後「確保」您買進的是資產,
如此一來,資產會替您產生收入,
這份收入,可能會高過你的支出、高過你的薪資,
如此一來,你就成功抵達「財富自由」!
 

 

 

2. 「資產」就是能帶來收入的東西

我們在前面定義了資產是替您帶來收入的,
但有沒有更具體的例子呢?
作者將這些資產分成七大類:
不需要我到場就可以運作的公司、
股票、債券、產生收入的房地產、票據(借據)、
智慧財產權的版稅、任何有價值可以產生收入的東西。
 

3.不要害怕貶值!

股票、債券可能會貶值,但電視、房子、新台幣也會!

有些人可能會害怕,當我把錢投入股票、債券,
那萬一股票跌了怎麼辦?
其實您想想,您的房子、電視、車子也會折舊,
光是新品與二手,就有許多倍的價差!
甚至,您還要每個月付出一筆錢來支付這個已經貶值的物品,
像是車子的油錢、燃料稅等等。
因此,大家的課題是:學會把錢用於購買資產!
 
 

請往下 繼續閱讀...

4.重要的不是賺了多少,而是能留住多少錢!

如果今天您賺了50萬,卻花了49萬,
那麼真的是賺了50萬嗎?還是只賺了1萬塊呢?
 
假設您今天是賺超多的工程師,
但您的收入得繳一堆的稅給政府之外,
花錢要繳稅、存錢也要再繳稅,甚至過世了,
也還是要繳一筆遺產稅、贈與稅等等,多麼可怕的事實。
因此,大家更需要學習的是「規劃和購買資產」,
降低需要付出的稅率。
 
這正是股神巴菲特繳的稅,比他的秘書還要少的原因!
也正是台灣很多富豪繳的稅和他的所得不成比例的原因。
 
 
永遠記得:
稅務和法律一樣,
這些條文,永遠只保障懂它們的人!
 
最後,在這本書中,除了對金錢的規畫之外,
我還被提醒了最重要的2件事:
克服對金錢的恐懼、獨立思考!
不要被錢、帳單、支出追著跑,
好好思考,怎麼將錢變成「為我所用」!
 
本文原發表於 CMoney 2017-6-30

請往下 繼續閱讀...

請幫艾蜜莉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