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寶認列樂視的損失,股價跌到了 近便宜價的19元,若能確實「判斷利空」,就賺「15%報酬」!

​​​​​​

請往下 繼續閱讀...

(圖片來源: 新聞圖片)

雲端平台、物聯網、人工智慧、AR、VR…等,
這些熱門新興的科技產品詞彙,
相信有在看新聞的人都不陌生吧!
兩三天就有一則消息,
一下子是銀行在發展網路交易平台,
一下子是創業家在發展人工智慧,
每一則新消息,
都像是未來會有天大的獲利潛能,
讓我們這些資訊的接收者看得眼花撩亂。

這種現象不只是在台灣,
就像是一股世界潮流,
很多人都在吹捧這些新興科技的可能性,
不斷的給它各種夢幻發展,
雖然不能否認它的發展性,
因為有很多新興的職業或是微型的公司,
正是透過這些新產品新概念而崛起,
但是很重要的是,
當眾人瘋狂時,
我們需要冷靜,
冷靜的思考,
有發展性不等同於公司有獲利,
華麗的辭藻背後,
是獲利的起點還是一場旁氏騙局?

仁寶的本業

我們來看看仁寶和樂視之間愛恨情仇的故事,
首先先介紹我們的一號主角仁寶,
他的主業是ODM=原廠委託設計代工
是不是乍看之下很難理解,
其實用白話來說就是
產業鏈中的下游,
接上游的訂單,
做品牌商要你做的產品。

請往下 繼續閱讀...

從仁寶2016年報中,
我們可以看出仁寶的營收比重
有99.40%是在電子產品代工,
其產品主要為筆電和手機零組件代工

仁寶的樂視

仁寶在2017年3月法說會上宣布,
參與樂視現金增資案,
投資金額為人民幣 7 億元 (約新台幣 30 億元),
預計取得 2.15% 股權

樂視是一間做什麼的公司呢?
用比較法來說的話,
就是中國版的Netflix
提供網路隨選串流影片的公司
只要繳月費就可以影片看到飽的經營模式,
後期也加入電視機上盒、車聯網等產品,
並同時間積極地往海外去發展拓寬市場,
表面上看起來沒有甚麼問題,
不就是一家新創公司創業的過程,
公司經營的過程中,
除了人才、市場、產品之外,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子
資金的流動,
一直花大把大把的錢投資
最終也要有回來的一天補足利息及負債
但是樂視就像沒有剎車的車
持續性的擴張
不斷的用更大的夢去填補另一個的夢

這個想要征服世界統一天下的樂視品牌夢,
仁寶也跟風跳進去了,
畢竟中國市場大
全球都知道也都虎視眈眈,
尤其是筆電和手機的市場不再是藍海市場,
市場逐漸成熟日益飽和,
想搶同一塊餅的人卻越來越多,

身為代工廠開始會去想創新的問題,
是要去打造自有品牌呢?
還是要去做一些毛利較高的東西?
仁寶藉由轉投資
所做的就像是兩邊都沾一邊的感覺,

可憐的是,
仁寶還沒進入夢中就被驚醒了
樂視深陷債務危機且風波不斷,
2017年4月17日被停牌
這嚇人的消息,
讓仁寶在2017年第 2 季財報,
判定樂視欠款已無法收回,
將 29 億元相關呆帳全數打銷
還不包含
去年應收帳款的問題

仁寶之所以會這麼迅速決定
退出樂視的原因:
推測是:
1. 2017年5月21日,
樂事創辦人賈躍亭申請辭去樂視網總經理職務
同時間財務總監提交的辭職申請
且原因都含糊不清
2. 2017年3月開始
樂視北美FF汽車總部出現有規模的裁員,
直到5月北美總部已經接近人去樓空和出現賤賣辦公用品的現象

結論

乍看之下這些鉅額虧損,
讓人不敢恭維,
冷靜下來
看看我們的標的物是
仁寶而不是樂視,

我們可以從仁寶的歷年月營收來看,
其實都是呈現穩定的收益

請往下 繼續閱讀...

仁寶月營收
(資料來源:財報狗)

只是在轉投資的方面,
卻是非常不順利,
三不五時便踩個地雷,
雖然不致於會影響到公司的整體營運,
就是會在認列虧損的當季財報有所顯現,
像是公司有個不訂時的炸彈,

業外收支占稅前淨利比(資料來源:財報狗)

這次的利空
對仁寶的確是有所虧損,
卻還不至於會動搖公司根本,
可以算是短暫性的利空事件,
如果沒有對仁寶這間公司有深入的了解的人,
可能常常會因為各種不同的消息,
一下子轉投資、一下子訂單問題
而擔心股價的劇烈的起伏,

但是反過來說,
別人的危機正是我們的機會,
我們可以去看造成事件背後的原因,
會發現仁寶本身的體質以及營運狀況,
還是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上,
再搭配艾蜜莉定存股算出便宜價,
在仁寶跌到適當的買點時,
獲取波段報酬。

(資料來源:google)

本文原發表於CMoney 2018-3-5

請往下 繼續閱讀...

請幫艾蜜莉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