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路
所謂「逝者已矣,來者可追」,
是在告訴世人,
不要花力氣悔恨過去的事情,
時間不會重來,
與其悔恨過去,不如把眼光放在未來。
理智上雖然可以這樣告訴自己,
但人與人之間,
擁有珍貴的回憶和情感的羈絆,
對亡者的情感也不是說放就能放,
有人甚至將這樣的悼念,
轉變成為至親舉辦隆重的喪禮,
透過繁文縟節,追憶亡者的同時,
也撫平心中那個無法再次相見的遺憾。
那麼,到底舉辦一場喪禮該準備多少金費呢?
目前一般臺灣民眾的治喪費用,大約在三十萬元左右。
關於一般喪禮的詳細開銷,
在之前的文章裡已經有介紹過了,
請參閱:「亡者去世後,喪葬費卻成為家屬的負擔…」 其實,只要注意這「5點」,葬禮可以 簡單隆重就好!
也可以參考臺灣殯葬資訊網
今天要來介紹的是幾個葬禮的分類。
完整的喪葬流程 = 喪禮 + 葬禮
一般人可能不是很清楚,
整個喪葬流程其實分為喪禮和葬禮,
喪禮就是從安置遺體、祭拜到出殯,
包含讓親友來道別追思的告別式,
都是屬於喪禮,
而葬禮就是出殯後,
亡者要用哪一種方式下葬,
靈骨或骨灰未來要放在甚麼地方,
這部分則稱為葬禮。
▼基本喪葬禮儀流程:
資料來源:台灣殯葬資訊網
近年遺體火化比率及環保自然葬件數均呈上升趨勢
台灣常見的葬禮為火化,
再將骨灰放置在靈骨塔中,
遺體火化數量佔死亡人數比率由96年的87.8%,
增加至105年的96.2%,
10年間上升了8.4%,
顯示國人的葬禮觀念持續在改變,
▼近年遺體火化比率呈上升趨勢
資料來源:107年3月31日內政統計通報
下葬方式分為哪幾種?
首先,要先區分遺體是否經火化,
- 不火化的葬法:土葬(106年占比3.9%)
- 要火化的葬法:樹葬、海葬、花葬,或將骨灰罈置於靈骨塔/墓園等(106年占比96.1%)
至於喪葬地的選擇,
大家可以參考以下網址:殯葬設施查詢
▼106年台灣國人安葬方式占比(%)
資料來源:106年度委託研究案-「我國殯葬消費行為調查研究」 & 艾蜜莉自製圖表
最傳統的葬法—土葬
40年前超過70%都是土葬,
土葬流程比較複雜,
下葬後約6-12年必須撿骨,
因為撿骨的傳統,
台灣大部分土葬都是「先土葬後火葬」,
火葬後骨灰再放置靈骨塔。
至於為何土葬後還要再撿骨+火葬,
是因為要符合「空間資源再利用」的概念,
讓寸土寸金的土地可以重複使用。
綠色環保殯葬—花葬、樹葬
花葬其實概念跟樹葬一樣,
都是屬於自然葬的一種,
如果埋葬的墓地種的是花,就是花葬;
埋葬的墓地種的是樹,就是樹葬。
採行自然葬者,大都以簡單為原則,
因此花費確實會比傳統葬禮節省不少。
台北市和新北市的自然葬園區甚至是免費的,
各縣市自然葬園區使用費用價格表請詳下列網址:
環保自然葬的費用
浪漫的選擇—海葬
海葬是指將火化後的骨灰,
裝進兩層環保骨灰袋中,
加入五彩石增加重量,
再放入安息盒中,
連同花束投入大海。
為讓更多民眾認識環保新葬法,
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已連續好幾年舉辦「縣市聯合海葬」,
參加者一律不收取費用。
詳細海葬申請流程請參考:桃園市民政局網站
日本最新流行葬法—零葬
所謂的「零葬」
就是死後不舉行葬禮、不留骨灰、不要墳地,
讓一切都歸於零的葬法。
聽起來零葬和火葬其實有點像,
只是零葬是遺體直接從醫院送到火葬場,
骨灰不必取回,交由火葬場處理,
比環保葬更不污染環境,
連喪禮那一段都省了!
▼土葬、環保葬(樹葬、花葬、海葬)、零葬的優缺點和價格比較
資料來源:艾蜜莉自行整理
選擇安葬方式的原因
近年來由於環保意識抬頭,
加上大家生活忙碌,
越來越注重「祭拜方便」的喪葬方式(占比35%),
其次才是依循傳統習俗(占比23%),
僅有7%是跟隨政府政策。
▼選擇安葬方式的原因
資料來源:106年度委託研究案-「我國殯葬消費行為調查研究」 & 艾蜜莉自製圖表
慎終追遠,不在形式
除了某些疾病以外,死亡的來臨常常不會預告,
現代人對於生死的觀念越來越開放,
因此至親之間,如果能即早討論後事,
一來可以對喪葬費用彼此有個共識,
二來也不必擔心任何簡單的葬禮會對家人大不敬,
其實有些葬禮繁華的排場和鋪張的禮儀,
只是做給活人看的,
最重要的是把握現在還可以相處的每分每秒,
珍惜生命比追憶過去來的更重要。
本文原發表於CMoney 2018-12-24
★ 25 K 起薪小資女也能不勒緊褲帶過日子,過上財務自由的人生?
趕快來看秘訣手刀衝 >>
【歡迎加入 艾蜜莉–自由之路 臉書粉絲團】
跟著艾蜜莉一起 學習投資理財,
一起邁向 財富自由~(手刀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