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投資學」- 可別小看散戶的優勢! ?

請往下 繼續閱讀...

(圖片來源:dalalstreetwinners

台積電、鴻海、大立光,
剛接觸股票的投資新手,
一定聽過這些個股,
常有投資朋友問我,
這些個股可以投資嗎?
很多外資法人、理財專家都持有這些個股,
也是0050 (元大台灣50)的成分股,
應該很穩健,適合我們這些散戶吧!

當我進一步詢問他們,
你知道這些公司在做什麼嗎?
通常都一問三不知,不是很了解,
但是台股大多為電子科技類股,
不選擇投資這些常聽到的個股,
我們還能怎麼選擇呢?

今天我們就從這本

請往下 繼續閱讀...

「生活投資學」-許凱迪 著,

來了解身為散戶的我們,
究竟具備哪些優勢?
如何靠著生活當中的第一手資訊「選股」?
 

什麼是「生活投資學」?

 
簡單來說就是從你的生活當中,

尋找你能確實瞭解的公司,

這樣你才能安心持有,

也才有機會長期獲利。

思考方向則應該
由「顧客」轉為「老闆」,
如此一來就能用股票獲利,
來支付生活消費。

舉例來說,
女性朋友常去寶雅消費,
對寶雅的經營模式都能理解,
因此如果能安心持有寶雅(5904)股票,
不管是賺股利還是價差,
都可以用獲利來把消費金額賺回來。
 

怎樣才算是適合生活投資的個股呢?

 

生活投資股」最好能具備三特性:

「抗通膨」、「持續性」、「有定價權」

 

a.「抗通膨」

「抗通膨」是指產品會隨著通膨而漲價,
通常民生必需品較能抗通膨。
例如:中華食(4205)
販售盒裝豆腐、火鍋料、甜點等,
就算漲價,還是必須要吃東西。

b.「持續性」

「持續性」指的是你會一直消費
在同一間公司的商品上,
因此「持續性」可以看出公司的「長期獲利性」,
而且如果想更換,
會有轉換成本讓你卻步。
例如:崇友(4506)
有代理日本電梯維修,
電梯必須持續保養,
而且很少會將電梯整個換新。

c.「有定價權」

「有定價權」簡單來說,
就是商品具備某些優勢,
因此相對具有訂定價格的權力。
例如:花仙子(1730)
你購買他的好神拖或除溼盒,
拖把頭和補充包如果漲價,
顧客還是必須買單。
 

「生活投資學」有哪些選股策略呢?

 

a.「第二層思考」

「第二層思考」是由霍華.馬克思
在「投資最重要的事」一書所提出,
不應該只解讀表面訊息,
而是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藉由擺脫從眾心態,
就能避免盲從。
 

請往下 繼續閱讀...

b.「不當輸家」

巴菲特的投資導師葛拉漢,
他認為成功投資者要遵守兩大原則,
第一、絕對不要虧損,
第二、別忘了第一個原則!

因此不要想著贏,先想不要輸,
想贏的思考模式,
容易伴隨投機心態,
因想走捷徑而誤判;
不想輸的思考模式,
則可以強迫自己深入判斷風險,
離成功投資反而更進一步。

c.待在「舒適圈」

「舒適圈」也可稱作「能力圈」,
是指投資在自己能力範圍內
所能理解的產業,
在選擇投資標的上最好能眼見為憑,
能結合自己的專業或生活體驗,
這樣才會具備主場優勢,
持有股票雖有波動,
但也能安心入睡。

d.專注「非效率市場」

避開熱門的股票,
這些股票有許多法人、財經專家分析,
股價早已反應公司資訊,
身為散戶的我們,
應該以人棄我取的機會,
買到價格低於價值的好公司,
才有機會獲取相應高報酬。

e.成為「集中型投資人」

不要盲目分散投資,
反而無法有效降低風險,
還可能因此拖垮報酬率,
應該排除平庸的股票,
適度分散於不同產業,
集中持股能力圈範圍的股票,
深入了解並長期持有,藉此提升績效。

f.是「股東」也是「董事」

這如同「艾蜜莉定存股」,
體質評估的第十項,
「是否連內行人都不想持有?」
如果公司前景看好,
董監事還會持續出脫持股嗎?

另外讓自己對於持有股票的思考方式,
從「股東」轉換為「董事」,
假設自己是老闆,
就能有更高層次的思維。

g.先了解「產業型態」

方向比努力重要,
選對產業才不會像在幫乾毛巾擠水,
可以選擇高毛利(如:化妝 保健),
銀貨兩訖月租型(如:電信 瓦斯),
民生消費(如:食品 通路),
不需年年創新(如:清潔用品 保全)。
 

如何分析「生活投資股」?

分析產業比企業重要,
因此先比較產業再比較企業,
可以從「護城河」著手,
尋找有法規保護,
毛利較高的產業當中的企業。

另外,也可找出企業間的「交集」,
例如:選擇投資哪個網購平台(網家vs富邦媒),
不如選擇其交集如物流 宅配業(統一黑貓宅急便),
選擇哪個汽車廠商(裕日車vs中華),
不如選擇其交集如汽車貸款業(裕融)。

請往下 繼續閱讀...

善用自身的「消費體驗」,
透過第二層思考判斷企業危機,
例如:禽流感是否會影卜蜂(1215)?
第一層思考,禽流感導致雞隻死亡,
民眾不敢吃雞肉,卜蜂營收下降。
第二層思考+自身的「消費體驗」,
禽流感很難根除自己吃雞肉的習慣,
政府政策禁止市場宰殺活禽,
雞肉電宰業者相對受惠。

買股票,先體驗「持股感」?

這個想法很有意思,
就像日常生活中,
上課要試聽,買東西要試吃,
買股票是不是應該
先少量買進想持有的股票,
體驗「持股感」!
藉此了解該個股的「股性」,
究竟自己是否有耐性,
持有股價沒什麼波動,
新聞都不會報導的股票呢?
這必須要你自己去體驗。

結論:

「生活投資學」讓你善用散戶的優勢,
從生活中第一手的消費體驗,
選擇「抗通膨」的商品,
必須「持續性」的消費,
讓產品具有「有定價權」的企業。

了解自己的「舒適圈」,
尋找具備「護城河」的產業,
透過「第二層思考」,
判斷企業優勢與危機,
藉此找到落難的優質股。

如此一來錢從哪裡出去,
就能從哪裡把錢賺回來,
讓自己從「顧客」變「老闆」!
 

警語:
以上只是個人讀書心得記錄,
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
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
切勿以跟單模式進行!

 

 

本文原發表於CMoney 2019-02-18

 

 

請幫艾蜜莉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