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益表,其實就是公司的「獲利成績單」! 可以簡單了解公司成本、費用、獲利多少,還可知道公司基本面狀況

請往下 繼續閱讀...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投資一定需要看損益表嗎? 沒學過會計看得懂嗎?

很多投資新手朋友都有這個疑問,

尤其翻開報表裡一堆專有名詞以及密密麻麻的數字,

請往下 繼續閱讀...

讓許多人看了頭疼,其實它的概念並不複雜,

我們可以把損益表想成是一家公司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的獲利成績單,

從細部瞭解可以看出公司賣了多少東西收到多少錢,

花了多少成本和費用,最後留下的利潤有多少。

接下來就用開一間艾蜜莉漢堡店來簡單說明損益表的概念,

假設一年下來總共賣了10萬個漢堡,

每個漢堡100元,共進帳1000萬元,

這1000萬元就稱之為「營業收入」

但這並不代表真的賺了這麼多錢,

還需要扣除掉買食材(像是肉排 蔬菜 醬料..等等)的費用共250萬元,

這稱之為「營業成本」,營收扣掉成本後就等於「營業毛利」

公司若要賺錢,就要有效控制成本,這會影響到毛利的高低。

請往下 繼續閱讀...

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毛利

除了食材成本外,艾蜜莉漢堡店還得花錢聘請工讀生、

付店租及水電費、上網打廣告、..等,這部分又花費了250萬元,

這些開銷就稱為「營業費用」

將營業收入扣除營業成本及營業費用後,剩餘的稱為「營業利益」

但若計算出來得值為負數,就變成營業損失了。

 營業收入 1000萬 

-營業成本 250

-營業費用 250

 —————————

 = 營業利益 500

營業成本V.S.營業費用

成本與費用的差異在於,

費用是製造產品所衍生出的費用,

如上述所提到的員工薪、租金..等,

成本是製造產品(如:漢堡)直接所產生的費用,例如購買食材、包裝..等

本業收入 V.S. 業外收入

除了經營漢堡店所賺的錢(稱之為本業收入),

艾蜜莉撥出一部分拿去投資股票或基金..等,

這些與本業沒有直接相關的活動,

請往下 繼續閱讀...

如果有賺錢的話就稱為營業外收入

反之,若是虧錢就是營業外支出。

用人來比喻的話,

個人的薪資就是本業收入,投資賺來的錢則是業外收入,

一般來說,我們會希望本業外收入的占比不要太高,

為什麼呢 ? 假設兩人同樣是月收入10萬,

A君薪水賺8萬,投資賺2萬,

B君薪水賺2萬 ,投資賺8萬,

相信大部分的人會認為A君的收入是較為穩定的,

觀察一間公司也是同樣的道理,

業外的收入通常不會被視為常態性的收入。

稅前純益 V.S. 稅後純益

把上述的營業利益500萬加上投資所賺(或虧損)的錢後,

別忘了還有一筆營業所得稅需要繳交給政府,

剩下的才是最後真正可以放進艾蜜莉漢堡店口袋的錢,

扣掉所得稅後的錢就稱之為「稅後純益」

   營業利益     500

+營業外收入    5

-營業外支出    5

…………………………

稅前純益     500

-所得稅       150

…………………………

稅後純益      350

什麼是EPS ?

常常在財經媒體雜誌上看到EPS (Earnings Per Share),

中文稱為每股盈餘,哪到底EPS是甚麼 ?

以上面艾蜜莉漢堡店的例子來說,

艾蜜莉與4位親友合資,每人有20,000股,總計共100,000股,

那麼它的EPS就是用稅後賺了350萬,去除以發行股數100,000股,

可以想成–漢堡店為每一股賺了多少錢。

每股盈餘= 稅後純益÷在外流通股數

                = 350萬元÷100,000

                = 35

如果光看350萬這個數字,

其實無法得知算是賺多還賺少?

因為每間公司的規模大小與投入的資金不同,

若要互相比較,就需要有相同的基準,

因此在投資股票,

是使用每一股為單位來衡量公司賺了多少錢,

這也是投資人衡量公司獲利重要的指標之一。

結論

看完上述內容應該可以了解,

經由觀察損益表就可以知道公司賺錢的能力如何? 以及是否能夠長期經營下去,

下次在決定投資買股票時,尤其是想做長期投資或存股的朋友,

別忘了先從閱讀損益表著手,了解公司獲利與基本面的狀況。

本文原發表於CMoney 2017-11-14

請幫艾蜜莉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