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瓦城官方臉書)
喜歡吃泰國菜的人一定都知道瓦城,
雖然我每次吃都覺得貴森森,
但不可諱言瓦城確實在台灣的泰國料理界中名列前茅。
不過,大家知道瓦城除了是一間好吃的餐廳外,
他還是一家上櫃公司,
而且最近還榮登觀光股股王的寶座。
這樣,瓦城是否是一隻值得買的股票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壹、 了解公司
一、 個股日K線圖
▼瓦城近4個月的K線圖
(資料來源:CMoney股市,2018/11/10截圖)
二、基本資料
瓦城1990年開設第一家瓦城泰式料理,
直到2000年才設立瓦城泰統股份有限公司
並於2012年上櫃,
目前股本為2.33億元。
董事長和總經理皆為徐承義,
經查詢沒有掏空、造假財報之新聞,
為正派經營之經營者。
三. 商業模式:
瓦城目前有六大品牌,
泰式料理有三個-瓦城、非常泰與大心,
湘菜料理有兩個-1010湘與只開在上海的十食湘BISTRO,
以及目前僅設在台中並將於新竹設立分店的中式料理-時時香。
▼瓦城旗下品牌
(資料來源:瓦城官網)
瓦城的營收餐食佔約八成、飲品甜點與服務各佔近一成。
▼瓦城2017年的銷售額與營業比重
(資料來源:瓦城2017年年報)
★瓦城的護城河
護城河的5個項目:
1.無形資產
2.價格優勢(規模經濟)
3.網絡效應
4.高轉換成本
5.有效規模
由於瓦城在台灣具相當的知名度,
也廣受許多年輕人喜愛,
總在朋友聚餐的候選名單之中,
算是有「1.無形資產」護城河。
此外,因為瓦城全台共有58家分店,
1010湘也有16家分店,
因此也有一定的規模經濟,
具有「2.價格優勢」護城河。
四. 財務狀況
當我們利用「艾蜜莉定存股」的「體質評估」功能
來檢視瓦城的財務狀況時,
我們發現瓦城被評定為「正常」
(10項財務指標中有8項是合格的),
是一個財務健全的企業,
▼瓦城企業體質屬「正常」
(資料來源:艾蜜莉定存股,2018 Q2財報,2018/11/10截圖)
其中被評為警示的項目分別是評估項目3「是否體質幼弱」,
以及評估項目7「是否現金段水流」,
其中「是否現金段水流」被評為警示是因為股利發放次數僅有6次,
畢竟瓦城也才上櫃6年,
當然僅發放股利6次,
因此可以將這兩個警示項目視為同一個因素-上櫃時間不夠久。
不過因為我評估此項標準是否合格是以7年為標準,
因此接下來這一年我會持續關注,
看財報是否有其他問題,
或出現長線衰敗的利空。
▼瓦城的是否體質幼弱出現「警示」
(資料來源:艾蜜莉定存股,2018 Q2財報,2018/11/10截圖)
▼瓦城的是否現金斷水流出現「警示」
然而,股本太小和非上市公司,
都是潛在的風險,
畢竟上櫃股票的掛牌門檻比上市股票來的較低,
這類的股票通常是新興產業、中小型企業為主,
因此成長的空間較大、
風險也較上市股票來的高,
因此即使財報沒有任何問題,
也沒有出現長線衰敗的利空,
我也僅會小額地買進。
★瓦城的財務狀況
瓦城的體值評估正常項目8項,
但實際上應該是只有1項警示,
算是體質優良的好股票。
貳、評估利空狀況
▼瓦城近10年的K線圖
(資料來源:籌碼K線,2018/11/10截圖)
從瓦城近10年的K線圖中可看出,
主要的下跌段在2014年後半年,
因為當時台灣爆發劣油事件,
一連串食安風暴,
讓老百姓人心惶惶、束手無策,
大家都在猜還有哪一顆未爆彈,
因此許多食品股與餐飲股都受到重挫,成股市重災區。
而後來北海油脂爆出用飼料油販售到各大餐飲集團,
瓦城通報旗下餐飲販售的「湘西高麗菜」與「蝦醬高麗菜」都有使用到黑心油,
但立即進行預防性的停用並改以自製豬油替代,
且又釋善意全額退費給消費者,
並贈200元品牌餐券,誠意十足。
瓦城食安風暴處理得宜,
營運逆勢而起,
順利化解此次利空。
★瓦城的風險
在4大風險項目中,瓦城有關鍵人物和通膨風險。
1.關鍵人物風險
2.政策風險
3.通膨風險
4.科學與技術風險
眾所皆知,瓦城之所以成功,除了得力於系統化與連鎖式的經營模式,
最重要的還是經營者徐承義對美食的熱忱與創意,
以及對餐廳經營的兢兢業業與野心,
如果瓦城失了徐承義,
可能會影響營運,
因此瓦城有「關鍵人物」風險。
另外,因為瓦城的上游即為食品等原物料,
容易受氣候變化與農產國的政治因素影響,
因此也有「通膨風險」。
參、估價
我們使用艾蜜莉定存股軟體來估價,
瓦城目前股價225元,
超過合理價。
▼瓦城的估價
(資料來源:艾蜜莉定存股,2018 Q2財報,2018/11/10截圖)
如果瓦城遇到系統性利空,
導致股價下跌至便宜價,
但屆時評估瓦城的營運不會受到嚴重衝擊,
我會考慮小額零股買進,
並會制訂買賣策略,
分散分險。
肆、結論
雖然瓦城財務體質良好,
經營者又正派且積極經營,
長期看來是值得投資的好股。
但是,因為瓦城畢竟還是上櫃公司,
風險相對於上市公司較大,
因此我僅會小額買進,
耐心持有股票領取股利,
待獲利20%就會出場,
並不會考慮作為定存股。
★警語:以上只是個人研究記錄,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
本文原發表於CMoney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