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好 還是租房好》艾蜜莉 以房價 1769萬、每月租金3.2萬的兩房一廳為例,「實際」算給你看!

(圖片來自:網路)

 

前一陣子,我和老公在討論「買房好還是租房好」,

當時的我們剛結婚不久,

這個話題理所當然地似乎應該成為我們的人生目標。

於是我們拿了一張紙,

分別寫上買房、租房這兩個方案的優缺點。

 

(製表:艾蜜莉)

寫完優缺點表之後,老公又緩緩開口了,

他說:「如果是自住的房子,『房屋未來可能增值』

這點其實不太重要!自住的房子就算增值,

也只是『紙上富貴』罷了。

想實現獲利就必須賣房,

但賣房子後如果又想買其他房子來住,

其他的房子也變貴了,這樣根本沒賺到啊! 

更何況誰說房子一定會永遠增值,

翻開世界各國的房價史,

就會發現『房價長期只漲不跌』只是一句神話……」

 

 

1.房地產是景氣循環

房子一定會永遠增值,翻開世界各國的房價史,

就會發現『房價長期只漲不跌』只是一句神話……

影響房市的因素、層面眾多,股市、

銀行存放款利率、政治、經濟等都可能影響房價。

不過攤開世界各國的房價趨勢圖就能得知,

房地產其實是有循環的。

是房地產供需是屬於市場經濟的一環,

也與經濟景氣循環一樣,會出現繁榮、

衰退、蕭條、復甦的循環現象。

甚至房地市場有此一說:「房地產景氣七年一循環。」

 

以台灣舉例,台灣房地產走過五大循環,

最近一個景氣循環約莫是2002年開始,

長達十一年多頭走勢,

終於在2014年Q4劃下句點。2014年第四季的台北市房價,

比前一季下跌0.54%,是金融海嘯來首度下挫。

2016年第一季,台北市房價甚至創下近十五季以來新低紀錄。

 

 

 

 

2.破除蛋黃區迷思

被稱為「天龍國」的台北市,房價連年高漲,

尤其是信義、大安區,更是蛋黃中的精華,

全台灣公認的燙金門牌,房價只漲不跌。

其實這個神話,其實早早就被打破了。

但是,蛋黃區的房價仍然高不可攀,台北市精華區房價寸土寸金,

可高達每坪房價50萬以上。

就算是連勝文也曾表示:

「像我這樣的咖,靠自己還是買不起東區的房子。」

 

但工作機會都集中在台北市,該怎麼辦呢?

可以考慮延後買房的時間,以房地產景氣循環的周期來說,

台灣房價約莫在2022年左右會抵達一個低點,

可以先以租代買,等房價合理了再進場。

或者考慮轉往其他地區找房,以台北市為中心點,

可以考慮板橋、新莊,

甚至更遠一點的林口、淡水、三峽、蘆洲,

以時間換取價差。

 

 

3.比較買屋和租屋哪個划算

人生的各階段所需要的房子都可能不一樣,

我們未來也可能在不同城市(甚至不同國家)工作,

此時要變賣不動產,通常需要一段時間,

也不能保證賣出時一定不會虧損,

以租代買可以保有靈活性。

如果是會投資的人,也可以利用目前租房省下的差額來投資,

經過時間的複利之後,收穫將非常可觀!

 

買房、不買房,對現金流來說,到底會差多少?

實際使用 EXCEL試算,以我現在和老公居住的地區,

30坪的房子每個月房租大約 32850元,

房價約為 1769 萬 4000元。如果以 20年、3成頭期款、

一段式的房貸 2.264 %來計算,

本息平均攤還,每個月要繳房貸 64218元,

和房租差價 31368 元。

 

如果把房子頭期款和每個月的差額,

拿來投資在 7 % 年化報酬率的標的上,

20年下來,租屋竟然會多賺 3597萬 2418元!

 

這個數字實在高到超乎我的想像。

撇出目前我負擔不起這麼高的房貸,

就算負擔的起,以這樣計算下來,

現在買這樣的房子,仍然是不智的選擇!

 

(製表:艾蜜莉)

 

 

 

4.買房的最大原則

對我自己而言,買房的最大原則是:

每月繳「房貸比例」不要超過家庭月收入1/3!

如果購買的房子總價,已經超出能力範圍,

付房貸費用將會十分吃力,甚至會影響到生活品質。

以年薪收入 90萬的夫妻舉例,

以他們可以負擔的貸款金額反推房價貸款金額不超過收入的1/3:

年付貸款90萬X 1/3=30萬;

月付貸款30萬/12=2萬5千元à房屋總價約612萬元,

若貸款7成,需自備款184萬元。

 

大家也可以直接參考網路上的房貸試算,

像house123網中就有,

路徑為https://www.house123.com.tw/knowledge/tool/mortgage/ability

 

5.利用房地產創造現金流

如果有一筆閒錢,也可以買進資產(房地產)來創造現金流。

甚至轉移費用,運用別人繳給你的租金買房子來付房貸。

但請注意,運用時機要是當可收取的每月房租大於每月房貸。

同樣以我目前居住地的上面30坪的房子

(房租32850元,房價1769萬4000元)為例。

首先,要計算出房價和每月貸款(2萬5千元),

並確認當地的租金行情遠大於貸款(假設每月租金4萬元),

準備好頭期款184萬並買進房子,再把房屋出租,

並收取每月淨現金流1.5萬元(4萬租金減去2萬5房貸)。

 

不含頭期款23年多可以回收,

等於免費擁有房子加上每月可收現金流。

當然,若在出租期間若有不錯的價差,

也可以考慮直接將房子出售賺取價差。

 

 

 

最後,本文的重點,並非要鼓吹「永遠不買房子」,

而是引導大家理性思考「買房與租房」這個方案,

並透過實際試算,找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若『租屋把現金拿去投資」的方案效益大,

則選擇租屋;

而若有一天每月房租和每月房貸差不多,

則可以考慮買房。

本文原發表於 CMoney 2017-9-27

請幫艾蜜莉分享一下:

買房、租房「3原則」! 第一條:租金/房貸所得比,要低於月收入的1/3! 別讓房租房貸壓垮自己…

(資料來源-網路圖片)

我的朋友小虹明年要結婚了,
聽她分享喜悅的同時,
我們聊到她婚後要租房還是買房的問題,
她說她有讀我之前寫的文章〈買房好還是租房好〉,
結果算了一下竟然發現買房比較有利?!
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一、未來的房市會如何呢?難以預測。

在考慮是否買房之前,
小虹研究房價是否會持續下探,
發現有些學者和部落客唱衰台灣房地產,
表示因為台灣少子化的影響,
成家需求減少,買房需求就減少。

而且台灣房價所得比那麼高,
一般人根本買不起房子,
因此最後房價泡沫會破掉,
房價最終會回到基本面。

即使投資客仍有需求,
但是台灣的租金收益率全球最低,
房東辛苦收租的錢根本不夠付房貸,
投資需求也會減少。

此外,台灣政府全力打房,
實施奢侈稅後又實施房地合一稅,
也會持續影響投資客投資台灣房市。

但支持房市不會持續下跌者說雖然買房需求減少,
但是因為房子會老化,
所以供給也會減少。
此外,房地產除了具有自住的功能,
還有抗通膨與賺價差的需求,
因此不盡然投資需求會減少。

小虹看了許多資料,
還是無法預測未來房價是否會持續走跌,
因此想說就以現有資金先來計算一下。

二、比較買屋和租屋哪個划算

因為小虹的未婚夫家在三重區,
考量未來照顧年邁父母的需求,
小虹他們先以三重區的租金和房價來衡量。
小虹發現 30坪的房子租金大約每個月 18,000元上下,
而房價約為 1,020萬元。
如果以 20年期、 3成頭期款、
一段式的房貸 1.74%來計算,
本息平均攤還,
每個月要繳房貸 35,247元,
和房租差了 17,247元。

如果照我在〈買房好還是租房好〉設定的模型計算,
將房子頭期款和每個月的差額
拿來投資在 7%年化報酬率的標的上,
20年下來,租屋會多賺 2,032萬6,062元!

(資料來源: 艾蜜莉製圖)

但是小虹跟我說,
她還考慮了租金上漲率、預估房屋稅與地價稅(年),
並將租金改為總數而非坪數計算,
因為租金和坪數雖為正相關但非線性相關。
而考量到婚後不是租房就是買房,
她將投資年數設為可變動的居住年數,
同時也將預估房價成長率改成年成長率。

結果發現,考量了這些因素後,
將房子頭期款和每個月的差額
拿來投資在 7%年化報酬率的標的上,
20年下來,租屋竟比買房多賺 2,090萬 4,072元!

(資料來源: 艾蜜莉製圖)

因為小虹也不確定這多出來的錢是否可以讓她在 20年後買一棟房子,
她想說不如算一下如果一輩子都租房子結果會如何,
畢竟買房只要繳 20年的房貸,
租房可是要繳一輩子的房租。

因為現在台灣女性壽命大約 86歲左右,
小虹現在 31歲,
索性算一下 55年後她會留給子孫什麼。

如果現在將房子頭期款和每個月的差額
拿來投資在 7%年化報酬率的標的上,
和20年後才將租金的錢投資在 7%年化報酬率的標的上,
55年下來,小虹租屋竟然比買房多留給子孫 1億9,492萬1,677元,
(223,184,032 – 28,262,355 = 194,921,677)

這個數字實在高到超乎我的想像,

可見複利的力量真的很強大!

(資料來源: 艾蜜莉製圖)

即使小虹將頭期款、房租或房貸等成本扣除,
55年後租房所擁有的現金也比買房高 1億9,238萬215元,
這恐怕比擁有一幢 55年的老房子更值錢。

(資料來源: 艾蜜莉製圖)

但小虹想說如果她買房後再賣掉,

將房地產的獲利投資在 7%年化報酬率的標的上,

結果會怎樣?
(因為買房的房貸利率是比較低的 1.74%,
如果把賣出的所得全部拿來投資 年化報酬率 7%的 ETF,
就可以進行套利的動作!)

小虹買房 1,020萬,
假設一年內賣房時房價不變,
小虹賣房收入 1,020萬,
假設出售房屋的相關費用(如仲介費、廣告費、清潔費、搬運費等)約房價的 5%,
則小虹賣房後只獲得 969萬,
因為出售價金比買房總價低,因此不用繳稅。

如果將此筆資金投資在 7%年化報酬率的標的上,
20年後會擁有 3,749萬7,242元,
比單純租房多了 1,659萬3,170元!
(37,497,242 – 20,904,072 = 16,593,170)

(資料來源: 艾蜜莉製圖)

但其實想利用房貸低利率和 ETF的 7%年化報酬率套利,
並沒有這麼簡單,
因為賣房後但是還是要繳每年的房貸,
除非你將頭期款比例提高到5成以上,
且保證房價不會驟跌,並能順利找到買家,

不然想利用房貸低利率來套利風險其實相當大。

三、買房 3原則

雖然小虹算完之後得出買房對她比較有利的結論,
但其實她的投資決策還是相當保守,
不敢真的利用買賣房地產來投資,
因此我告訴她,不管你最後決定要租房還是買房,
都要記得 3個原則:

1.「租金/房貸所得比」要低於月收入的1/3

如果承租房子的租金或購屋的房價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
付房租或房貸費用將會十分吃力,
甚至會影響到生活品質,
因此評估適合的房租或房貸應低於月收入的 1/3較適宜。

2.「房價所得比」要10倍以下

房價所得比是評估房價是否合理的好方法,
例如房價所得比為 「20」,
代表1個人(家庭)要不吃不喝工作 20年,
才能換得 1 間房子,
根據全世界城市的長期平均,
通常房價所得比 10倍是一個比較正常的數據。

3. 投資看「租金報酬率」

如果買房後要出租賺取租金,
至少要拿到 4%的租金報酬率才合理。
租金報酬率的意思是買一間房子來出租,
每年可以有幾%的報酬率,
而這通常要扣除一切的費用(修繕、房屋稅、地價稅等)之後才算。

結論

並非鼓勵大家利用房貸低利率套利

雖然小虹算出來的結果是買房比較有利,
但是這並非鼓勵大家利用房貸低利率套利,
相反地,是希望引導大家理性思考「買房與租房」這個方案,
並透過實際試算,找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讓大家更清楚明瞭地做購屋或租屋決策,
讓大家買得安心、租得也安心!

本文原發表於 CMoney 2017-10-25

請幫艾蜜莉分享一下:

財務自由 3步驟:理財、學習、被動收入!(內附 43種創造「被動收入」的方法,歡迎收藏)

(資料來源-網路)

甚麼是「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這個名詞我想大家應該都聽過,
尤其如果有大大參加過直銷活動的話,更是常常被奉為圭臬。

大家都很想要自由,但要怎麼才能達到真正的「自由」呢?
這就是「財務自由」的重點所在。

「提早退休」這名詞最近也很夯,
其實概念跟「財務自由」有點大同小異,
也就是你的資產收益可以完全支付現有的休閒娛樂、
額外的食衣住行花費。

換句話說,你不需要繼續工作,

你也擁有足夠的收入可以支付你所有的生活開銷。

而這邊提到的資產收益,就是你常聽到的「被動收入」。

財務自由 = 被動收入 > 生活必須開銷

可以用這簡單的公式來記憶「財務自由」的定義。

為什麼要「財務自由」?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
但艾蜜莉想引用市場先生所說的話:

「財務自由真正的目的,並非鼓勵不工作。」

拿艾蜜莉自己舉例,
因為我個人的物質欲望很低,
現在算是達到半財務自由的狀態了。

但我仍然持續工作,
因為財務自由對我的意義是:
「能有更多餘力去幫助他人!」

我一直希望協助更多人脫離一生只追著錢跑的日子,
並且能學習到更多更穩健的投資方式。

我想每個人都有他人生的夢想,
很多人都會說夢想只是夢想,
最後都會被現實擊垮,
實際上很多狀況也是如此 ….

所謂的現實,指的是日常的生活開銷,
也就是現在大多數的人,都再追著錢跑,
因此若可以達到財務自由的狀態,
你就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去追逐你的夢想,
實現你想要的人生,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想要財務自由的最大原因,
也是財務自由對你的意義。

「財務自由」 3步驟?

我們想要達成夢想,實現理想人生,
而在這目的地的中點站,即是「財務自由」,
那到底要怎麼達到「財務自由」呢?

艾蜜莉這邊整理出了「邁向財務自由的 3步驟」:

步驟 1:做好「理財」

人家常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從這句話就知道檢視自己財務狀況的重要性,
這也是邁向財務自由的第一步,同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財務狀況指的是,
了解自己的月支出、月收入是否超支?
是否有不合理或過多的消費?

檢視完財務狀況後,
針對不足的作出修正,
並對金錢作出合理的分配與管理。

這個理財的過程,是可能會遇到失敗的,
而且是需要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慢慢達標的,
但人生就是這樣,遇到失敗再嘗試就會成長,
直到某天,就會成功實現想要的目標。

為什麼這麼說呢?
「賺的錢不是錢,能存下多少錢才是錢」。

這句話講到的理財的核心:
再達到財務自由前,需要持續的理財,
才能讓你的收入發揮最大效益,
之後再把存下的錢購買可帶入現金流的資產,
就會漸漸產生被動收入,慢慢達到「財務自由」的目標。

因此,
擁有良好的記帳存錢習慣─設定預約轉帳,讓錢自動存起來;
做好收入分配─先設定支出總額,再分配各項開銷占比;
增加收入來源─懂得優先投資自己,提高薪資水平;
擁有累積財富的耐心─用想要與必要來評估消費的經濟效益,
透過以上總總的方式,做好「理財」,就會離「財務自由」更進一步了。

以下是假設年收入 50萬,
一年可以存下 20%,也就是 10萬,
放到具有年報酬率 7%和 15%的投資工具,
而每年產生的總資金再與下一年所存下的金額一起再投入!

年化報酬率 7 %的台灣 50,

年化報酬率 15%的艾蜜莉定存股。

當然這只是最簡單的試算,只是想透過這個例子,
說明將金錢放到對的資產,再加上複利的效果,
可以穰錢滾錢發揮最大效益,而這個公式的基礎,
就是「理財─存錢」,同時也是達到財務自由最重要的第一步。

投資年數 年收入 每年存下20% 投報率7%的台灣50
1 500000 100000 107000
2 500000 100000 221490
3 500000 100000 343994
4 500000 100000 475074
5 500000 100000 615329
6 500000 100000 765402
7 500000 100000 925980
8 500000 100000 1097799
9 500000 100000 1281645
10 500000 100000 1478360
11 500000 100000 1688845
12 500000 100000 1914064
13 500000 100000 2155049
14 500000 100000 2412902
15 500000 100000 2688805
16 500000 100000 2984022
17 500000 100000 3299903
18 500000 100000 3637896
19 500000 100000 3999549
20 500000 100000 4386518
投資年數 年收入 存下20% 投報率15%的艾蜜莉定存股
1 500000 100000 115000
2 500000 100000 247250
3 500000 100000 399338
4 500000 100000 574238
5 500000 100000 775374
6 500000 100000 1006680
7 500000 100000 1272682
8 500000 100000 1578584
9 500000 100000 1930372
10 500000 100000 2334928
11 500000 100000 2800167
12 500000 100000 3335192
13 500000 100000 3950471
14 500000 100000 4658041
15 500000 100000 5471747
16 500000 100000 6407509
17 500000 100000 7483636
18 500000 100000 8721181
19 500000 100000 10144358
20 500000 100000 11781012

步驟二:持續「學習」

看過「窮爸爸,富爸爸」一書的人,
一定對「財務知識」這個名詞不生疏,
與金錢相關的「財務知識」是邁向財務自由的重要橋梁。

當你有了存錢的基礎,
這時需要「財務知識」
來幫助你產生第 3步驟的:「被動收入」,
如此才能達到「財務自由」的目標。

「財務知識」包含的內容很多,
其中的核心概念就是:「如何購買能產生被動收入的資產」。
你常聽到別人詢問:
「XX股票可不可以購買?OO地區的房價是否合理可以購買租?」,
如果你擁有足夠的財務知識,就能回答類似這樣的問題。

而想要有被動收入之前,
像是投資領股息、收租金等,
都需要先投入資金與知識!

第 1步驟就是累積足夠的資金,
第 2步驟就是要累積自己的財務知識。

關於累積財務知識,
可以透過買書研究、
詢問親友的意見、尋找相關課程,
或是參加社團與他人進行意見交流等等,
來不斷的學習增加自己的財務實力。

步驟三:增加「被動收入」

到底「被動收入」甚麼呢?
「被動收入」就是不工作也能賺到的「現金流收入」,
而現金流就是「持續、穩定」的現金收入或支出。

其實被動收入的概念不難理解,最難的是要「如何創造」,

推薦大家,市場先生的這篇文章:
【財務自由要怎麼做?】43種能創造「被動收入」的方法,收藏起來吧!

可以參考各種創造被動收入的方法以及難易度。

我在 24 歲的時候,
為了要達到「財務自由」這個目標,
上網和看書瀏覽大量的資料,
找尋各類可以賺錢或達到「財務自由」的方式。
歸納了幾種增加財富的方法::

1、創業
2、工作
3、投資
4、其他(中樂透、結婚、繼承…等)

艾蜜莉發現這四種方式當中,

只有第三項:投資

對我來說,是「可行性」最高的,
「可行性」主要是評估「自己」
能否找到該項資產成功的獲利模式、
能否具備完整執行的能力、
與能否承受可能發生的風險這三個角度去看。

我決定透過投資來增加「被動收入」,
但投資也是一條艱辛的道路,
傳說中有很多懷著掏金夢的人長期都是虧錢甚至破產,
況且投資工具那麼多,要怎麼選擇適合自己的呢?

這些都需要長期的學習及嘗試,
才知道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是甚麼,
而我透過自創的投資方式,
打造了自動現金流系統,
讓我人生不必再追著金錢跑,
有足夠的被動收入,
讓我達到「財務自由」的狀態,
讓我有更多的時間去做我想做的事情。

結論

沒有人喜歡被錢追著跑,
大家都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無奈現實總是不如預期…..

相信我們都喜歡自由自在,
而要達到自由自,
就是要達到「財務自由」,
換句話說,就是不用再為錢而工作!

因此了解「財務自由」的定義以及「財務自由三步驟」,

不但重要且是必須的!

希望大家都能達但理想中的「財務自由」狀態,
把時間花在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上,
共勉之~

本文原發表於 CMoney 2017-10-25

請幫艾蜜莉分享一下:

房子、汽車…算是資產?還是負債? 一次「搞懂」資產、負債的「差別」,別讓自己永遠 存不到錢!

(資料來源-網路)

若說財務報表是公司的財務成績單,
那個人的財務成績單就是個人的資產負債表了!
至於如何才能做個人的財務規劃表呢?

首先要先學會分清楚:

什麼是資產

什麼是負債

首先就我們先用 會計的角度去分析說明~

會計上的資產負債表

提到資產負債表,
就一定要了解最基礎的概念,
一般公司的資產負債表長這樣,

資產=負債 + 股東權益(淨值)

資產 負債
股東權益

(整理-艾蜜莉)

個人的資產負債表可以稍加微調成下圖,

資產 負債
淨值(身價)

(整理-艾蜜莉)

相信聰明的大家都能一目了然,
再來我們便循序漸進討論其中的細項資產、負債還有淨值了。

個人的資產與負債

首先是資產,
我們從一個人一生中的經歷來探討,
從每天都會接觸到的資產到平常比較不會想起來的資產來說,

有錢包裡的現金、放在銀行的存款、
朋友跟你借的錢(要確定拿的回來唷)、
還有平常比較不會想到的
定期定額基金、股票、黃金、房屋
等投資性商品也是你的資產。

不要認為只有白花花的錢才能算是資產,
這些都是可以變現的。

再來就是負債了,
通常面臨財務問題的人
也就是這部分的支出現金流過高,
影響到財務自由的可能性,
簡單的像是每月房租或房貸、電話費,
這幾個每月必支出的費用。

其餘的因人而異的車貸、學貸、信用卡貸款,
看到一堆帳單逐漸浮現,
是不是心有戚戚焉?

沒關係,
我們現在的學習就是為了解決以上問題,
繼續往下看~

分析自身的財務狀況

做好了個人資產負債表後,
便是檢驗自身的淨值的時候,
數字永遠是數字,
沒有拿出來運用思考的話,
永遠不會有改變。

我們辛辛苦苦地列了一大張表可不是為了消磨時間,
而是要好好檢視自己過去的時間,
做了什麼好事,找出自己現在的問題點並加以改善,
朝財務自由之路邁進~

該如何檢視自己的資產負債表呢?
我們引用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的概念來解釋,
且運用剛才前述的了解並加以思考,
怎麼樣能讓自己的資產增加,
並降低負債的支出,
這邊特別提一下多數人的誤解,

很多人可能以為車子是資產,

但是若你不是物流公司或是計程車司機,

無法產生現金流的車子,
經過多年的折舊就會變成 負債造成現金流流出,
所以在評估資產和負債時,
這方面要特別注意喔~

              資產的現金流                                     負債的現金流 

(整理-艾蜜莉)

看起來好像還是沒什麼改變是嗎,
別灰心,十年磨一劍,
每天一步步地向前,
一回頭就會發現自己已經走了好一段距離了。

(整理-艾蜜莉)

我們採用個對照組做個實驗來給大家看看,
假設在這一年之中(此處忽略其餘市場因素),
A&B兩人的初始資產為 $1000,初始負債為 $-1000。

從今天開始 A的資產收入每個月增加 $100,支出每個月降低 $100 (直到0)
然後 B的資產收入每個月增加 $100,支出每個月增加 $100
之後兩人的命運會如何?
我們看下圖所示。

看到了嗎?
最後 A不僅還完了負債,還增加資產!

看看 B呢?
雖然跟 A一樣花了時間存錢,
但是卻因為同時間持續增加負債,
等於是把存起來的錢都拿去還負債了,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件事呢
就是在上述的圖中,
我並沒有為金錢加上單位,
也就是說,當我把這筆錢換上一個單位,
立即資產跟負債會有極大的差距。

而且以上的例子,
也只是經過一年就有如此大的差距,
想想看要是經過 10年,
你是 A的話是不是就可以財務自由了,
你是 B的話就債如高台了!

結論

我們要多多去增加資產的現金流,

然後盡全力壓低負債的支出,
至於如何增加資產的現金流,
可以透過投資、兼差,善用自身的技能以及時間,
製造負債之前,

先想想這個東西是必需品還是想要的慾望驅使,

最後就留給時間顯現出你的努力成果。

本文原發表於 CMoney 2017-10-24

請幫艾蜜莉分享一下:

艾蜜莉分享:遵守 SOP 5步驟,買進績優好公司、做好資金控管、避開風險,穩健獲利,不再是難事!

(資料來源-理財寶)

「艾蜜莉~什麼是 價值投資?」
這句話是很常在跟新手大大聊天時被問到的問題。

對於投資,大家似乎知道 觀念,
但要實際了解好像又是另一回事!

其實簡單的說,價值投資

就是買進價值被低估的股票 (標的) ,

並於價格 (市價) 高於 內在價值時賣出,

是一種簡單、穩健、勝率高的投資策略!

這時很多網友大大又會覺得那麼 實務上又該如何操作?
所以今天艾蜜莉就來分享價值投資的 5大 SOP給大家~

1. 尋找「好公司」

台股 1000多檔的股票,
茫茫股海又該如何篩選出好公司 ?

這裡所指的好公司是指穩健獲利的績優龍頭股,
如果是初學投資者還未建立自己的口袋名單,
不妨可以先參考艾蜜莉定存股名單,
篩選的方法是從台灣50以及中型100成份股裡挑選出:

「上市10年以上」、「 年年賺錢」、

「 年年發股息」 … 等條件的公司。

(資料來源-艾蜜莉定存股)

2. 買在「好價格」

所謂的「好價格」是指等到好股票跌到便宜的價格才買進,
我將股票區分為三種:分別為定存股、景氣循環股、及一般股。

依照不同股性,
尋找出適當的方式來估算內在價值 (詳見下列表格),
由於各種評價模式各有優缺點,

所以艾蜜莉會使用「混合平均法」,

或取最大的幾個值和最小的幾個值平均,
注重安全邊際的投資人可以再設定更高標準的「安全邊際價格」,
把以上混合模式的值再打 9折 或 8折 ~

資料來源:財訊趨勢特刊 第 55 期 作者:艾蜜莉

3. 判斷利空

通常好的股票要落入便宜價並不容易,
通常都要等利空發生時,才能趁機撿便宜。

因此需學會判斷利空所

造成公司的業績與股價下跌是短暫的或是長期衰敗,

若只是短暫的影響,就可以把握機會,擬定買賣計畫。

(整理-艾蜜莉)

4. 資金控管

資金控管有助於分散風險,不單壓或重壓某一檔股票,

建議將股票分散 3~5檔,

資金較多的人最多也不要超過 10檔,

除此之外,投入每檔股票時再將資金分 3~6批投入,
不會一次買進,降低平均成本。

資料來源:財訊趨勢特刊 第 55 期 作者:艾蜜莉

5. 賣股時機

賣股的時機大約分成兩種:

1.價格貴了:

到達合理價或昂貴價以上,
或者到達個人設定的停利點 (如20%),則分批賣出。

2.體質壞了:

個股利空發生造成公司體質永久性的衰敗時,要適時停損。

做好投資紀綠

藉由EXCEL的試算功能能掌握投資狀況,
也有助於累積財務的過程中更加踏實,
若能再記錄下進出場的依據,

也能藉此做為調整或改進策略的依據。

以下是我自己使用的
「股票成本計算」EXCEL檔案供大家參考,
主要用於登錄股票買賣紀錄,計算出持有成本與報酬率,使用方式如下,

1.輸入股票、買入日期、單價、股數,
可計算出每一檔持有股票的買進成本。
2.如果有參加除權息則填入歷年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
可計算出目前的配息金額  及配股股數。

(整理-艾蜜莉)

3.每一檔買入個股以一個 sheet做紀錄。
4.「總表」統計出目前持有的資產市值、每股持有成本與報酬率。
5.「總表」裡 O2欄輸入股票代號,會自動帶出及時股價,
或者自行手動填入賣出價格,可算出獲利 (或虧損)金額及報酬率。

(整理-艾蜜莉)

結論

「投資」僅是「理財規劃」的一部分,
在投資之前,要先一併考慮「存錢」、
「保險」、「資產配置」…等部分,

並且練習 5步驟的投資SOP。

等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方法之後,
再進場投資,簡單的事能 重複耐心的做,
才能穩健的重投資市場中獲利,朝向財富自由之路前進。

本文原發表於 CMoney 2017-10-24

請幫艾蜜莉分享一下:

想要 財務自由、讓錢滾錢,首先,一定要了解:什麼是「金錢規則」與「駕馭金錢」!

(電影寒戰)

「人不理財,財不理人」

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
每個人都知道理財的重要性,
但下定決心並付諸行動的人有多少?
或許此時此刻的你,正在尋求累積財富的方法,
但你是否知道?

和我們日常生活習習相關的「金錢」,

其實有它自己運作的一套金流模式,

如果我們可以提早領悟到這個原理後,
將會讓我們未來在理財的這條路上,
事半功倍並且早日財務自由,
至於這套金流模式是如何運作的呢?

就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領到人生的第一份薪水時

就可以開始讓金錢為你工作了

我們都知道企業主經營一家公司,
商品從備料、進貨、生產、組裝,
進而出貨銷售商品賺取獲利,
有了這樣商品流動,才有一個完整的商業循環。

而金錢也是一樣的,
錢,有運作就是流動的活水,
置之不理就是一攤死水,
但如何讓錢開始流動循環呢?

首先開始藉由大量閱讀,學習書中富者的智慧,
換上一顆有錢人的腦袋,在我們每次領到薪水時,
每月至少存下 10~20%的薪資來投資,
切記存錢原則一定是:

收入-儲蓄 = 支出

現在,就讓金錢開始工作吧!
開始累積我們人生的第一桶金。

讓金錢運作,

要懂得利用複利來錢滾錢

不管有錢或沒錢,
理財已經是人人必備的一項技能了,
進行任何投資前,我們都要先有下列的觀念,

1.「單利」和「複利」將會影響投資報酬率。
2. 投資報酬率又分為「累積報酬率」及「年化報酬率」。

單利是指每期的利息僅以當期的本金來計算。
複利是指每期的利息會以前期本利和來計算。

簡單舉個例子:
以本金 100萬元,年利率 6%來計算,
每年固定發放利息一次,10年後的本利和,
單利和複利的情況下各為多少?

1.單利本利和:100萬元+(100萬元*6%*10)=160萬元。
2.複利本利和:100萬元*(1+6%)^10=179萬元。

同樣的本金 100萬元,
這二者的數字就相差了 19萬元!
就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如果我們瞭解複利的威力,
我們就不會把錢放在抽屜裡,
而是會去找到合適的投資工具,
讓錢努力的工作創造現金流,
所以千萬不要小看複利,
20年後二者的差距比你想像的還大。

再來,投資就是希望有高額的投資報酬率,
那什麼是投資報酬率呢?

簡單舉個例子:
假設我花了 60萬元買 10張統一(1216)的股票
一年後市值漲到了 72萬元,
如果將股票全數據賣掉,
就是獲利 12萬元(這裡不考慮手續費及證交稅),
投資報酬率就是 12萬元/60萬元 = 20%,
這樣的計算觀念就是累積報酬率。

依一開始投入的資金,不論投資期間的長短,
用最終拿到的淨值來計算,
但是如果是三年後股價市值為 72萬元,
你認為在這種情況之下,
每年也是 20%的投資報酬率嗎?

當然不是的,這樣只能代表累積報酬率為 20%,
我們在作投投資標的評估時,

真正要關注的其實是年化報酬率。

依這個例子來計算,
年化報酬率為=(20%+1)^(1/3)-1= 6.27%
二者的報酬率是不同的。

因此我們要很清楚的知道,不同期間的投資報酬率,
一定都要換算為年化報酬率,這樣比較投資商品時才不會失真。

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

知道「複利」及「報酬率」的運作規則之後,
我們就可以挑選適合自己的工具,
創造現金流的商品其實很多,
從最基本的銀行定存、再來有政府債券、房地產、
共同基金、公司債及股票…等。

每個人的個性不同,
有人偏向保守喜歡低風險,
也有人積極可接受高風險,
或您也可以學習艾蜜莉定存股。

不管那一項,都必須根據自己所能承受的風險來決定,
重點是要紀律執行,一旦創造了現金流,
後面將開始有源源不絶的被動收入。

及早投資滾存時間愈久,

效果就愈大

有些人因為接觸理財的時間晚,
索性乾脆不學投資了。

其實這是很可惜的,
因為把自己的金錢作好管理,
不僅讓我們的生活有保障,
也在往後的人生多了更多選擇。

如文中提及過的,理財已經是人人必備的一項技能了,
既然必備那是不是更要趁早接觸呢?
以 25歲和 35歲開始投資存 25年,
每年存$12萬元,以投資報酬率6%來試算的話,

▼60歲時二者資產淨值的差異如下

同樣都是存 300萬元,只晚 10年投資,
財富就差距了將近 2/3,
所以愈早開始投資,複利效果愈好!

累積資產創造 穩定現金流

「資產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
「負債是把錢從你口袋裡取走的東西」。

這二句話有讀過 富爸爸 窮爸爸這本書的人都知道,
人一生工作的時間有限,
體力也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減退,
如果我們不趁年輕時好好先耕耘,
等到年老退休時該如何收成呢?

我們明白了及早投資理財的重要性後,
一定要開始行動努力存錢,
將資金持續投入購置資產,才能讓金錢發揮最大的效益。

買屋出租收房租、買債券收利息、
寫書收版稅、買好公司股票收股利,

這些都是資產,

可以為我們帶來穩定的現金流!

資產會增值,當它足夠為我們支付各項開銷後,
這時我們才就真正,不必為了錢的事而煩惱!

相反的,房屋貸款、稅金、
信用卡帳單、自用汽車、
這些都是負債,
會讓我們的現金持續性的流出!
一旦負債金額超出資產,也將陷入 老鼠賽跑的漩渦裡了。

結論

艾蜜莉身邊總是有人詢問怎麼達到財務自由?
我認為其實觀念很重要,
觀念對了就知道錢的價值在那裡,
財務自由不是一蹴可幾,
需要付出時間學習及不間斷買入資產,
瞭解金錢的運作後,駕馭金錢其實一點都不難,
要掌控自己的人生,就要學會管理金錢,
讓我們的資產永遠大過於負債。

本文原發表於 CMoney 2017-10-24

請幫艾蜜莉分享一下:

小資女艾蜜莉 用超簡約「5萬」預算,達成「精緻版」的婚禮,訂婚、金飾、婚紗照、鑽戒、蜜月 一樣沒少!

(圖片來自網路)

 

2014年10月4日,

我和交往九年的男友Ben步入禮堂,正式成為人妻。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結婚之前,

我已經向他「主動求婚」不下百遍。

我總是鍥而不捨地問

「要不要跟我結婚?」「我們結婚吧!」

 

得到的都是千篇一率的回答「不要!」「NO!」

 

在某一次的隨口一問「 Ben 你要不要跟我結婚?」

竟然得到了他的一句「好啊!」

 

聽到這句回答,我驚訝到差一點從椅子上摔下去……

天啊,我求婚三年的抗戰,終於成功了嗎?

難道是上帝聽到我的呼喚了?

還是眼前的這個男人突然轉性了呢?

 

追問細節後,才終於知道我被拒絕了三年的原因是

「他還沒存到可以辦婚禮的費用」。

 

 

看著眼前的他,忽然間有股感動,也有一點心疼……

在傳統觀念裡,婚禮的大部分花費都由男方支出,

要是年輕一點的男生還沒有存到錢,

只能請求長輩的支援,甚至有貸款結婚的。

為了一次甜蜜的婚禮,

將儲蓄一次花光,甚至背上一筆債務。

 

當時的我就下了決定,希望盡量少花到他的錢,

並且把省下來的費用拿來投資。

最後,我的婚禮前前後後總共花費五56萬元!

而且該有的婚宴、婚紗、禮服、蜜月一樣沒少。

 

首先,我大概估算了了簡約、精緻、豪華

三個版本的結婚內容與費用。(請參考下圖)

從最簡單的登記結婚,只要花 130元換發身分證和戶口名簿。

再上網調查了台灣人每對新人結婚平均花費 74.5萬元,

參照下圖,大部分的人都是用「精緻版」的結婚方式。

 

(製表:艾蜜莉)

 

在開始著手準備婚禮之前,

我和Ben一起上了教會的「婚前輔導課程」,

我很認同輔導老師所強調的一個觀念:

「婚禮辦得豪不豪華,和婚後幸不幸福一點關係也沒有!

婚姻的幸福,建立在兩人願意把神放在婚姻之間,

並且願意溝通、融合雙方的價值觀……」

 

但我們的父母仍希望舉辦一些婚禮儀式,

因此,我的目標就訂為:

用「簡約版」的預算,達成「精緻版」的內容!

 

 

 

1.夫妻雙方要達成共識!

結婚不只是新郎新娘的事,

還包含協調雙方父母、親友對婚禮的期待。

因此,我和 Ben說好,如果雙方的長輩對婚禮儀式的期待過大,

導致預算破表,我們要各自負責和家中長輩溝通、協調,

並且取得共識。幸好雙方的父母都十分好商量,

也沒有發生期待過大的情況。

我爸爸甚至還主動跟公婆說「『聘金』和『嫁妝』

就不用互相給來給去了,乾脆免掉吧!」

 

當下聽到這段話的我,只有感謝兩個字。

從小到大,老爸栽培我的費用不少,

就算是收了聘金也是補不了多少的,

但他卻願意完全不收聘金。

 

 

2.善用資源,少少預算也能大大滿足!

取得大家對婚禮的共識後,

接著我把心目中的婚禮流程列出來,

一項一項規劃,想著如何善用資源、用最少的預算達成!

 

首先,訂婚的部份,我們的「訂婚宴」

其實就等於「雙方家人見面會」,只邀請了至親。

因為我們是基督徒,省略了很多傳統古禮,

只象徵性的互贈「六禮」,

裡面的物品也不是傳統的禮燭、圓仔糖等等物品,

而是以更實用性的「服飾」和「婚鞋」來取代。

 

婚禮中的一大花費就是婚戒了,我的想法是婚戒不一定要是鑽戒,

一般戒指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鑽石,婚後還更實戴。

我認為「鑽石」=「愛情」,只是鑽石商的行銷策略。

沒想到…Ben卻意外的堅持結婚一定要送鑽戒給女生,

最後,我只能成全他老派的浪漫,還是買了鑽戒。

 

而婚禮中的金飾可用舊金或是借用,

我原本心想著,金飾並不算結婚的必需品,

也打算若長輩要求要戴,就和珠寶店借用,

也剛好我們買戒指的珠寶店有免費借金飾的服務。

後來,是婆婆送了一條她年輕的時候買的金鍊給我,

也剛好有一位親戚送我一枚以前買的金戒,

這些恩典牌讓我們決定直接用舊金,

不另外花錢購買黃金套組了。

 

 

還有一個讓我們婚禮省下不小費用

的是婚禮場地的「日期」。

沒錯,就是日期!因為我們選擇宴客日期不看農民曆,

避免宜嫁娶的旺日,再搭配婚宴會館的優惠方案,

讓我們也省下不少支出。訂、結一起舉辦的婚宴,

因為不想讓人覺得是在亂丟紅色炸彈賺錢,

我們只辦了 15桌。

最後,也成功舉辦了一次小而溫馨的婚禮。

 

 

3.親友資源贊助

婚禮支出百百種,除了前面的省錢之外,

還有一種是親友團支援的贊助囉。像結婚地點之一的教會,

就是由教會的弟兄姊妹花時間協助佈置,

禮車的部分則是麻煩了姊夫幫忙。

婚禮攝影是由一位朋友的弟弟友情贊助,

這位婚攝在外面也是接案的婚禮攝影師,原本是免費幫忙,

但我和Ben覺得很不好意思請人免費幫忙,

所以硬塞一些紅包給他。

 

總結來說,婚禮可以花費如此精簡,

很大一部分要特別感謝眾多來幫忙的親戚朋友。

在此向他們深深的鞠躬表達感謝。

 

 

 

最後,整個婚禮中,我盡量把自己、Ben和雙方家人的心願都完成了。

有訂婚、金飾、喜餅、婚紗照、鑽戒、婚宴、專業的新秘,

也有和穿漂亮的禮服、婚攝,甚至該有的蜜月也沒有少。

 

婚禮的總支出扣除紅包收入之後,

總共支出了 5.1 萬元,這筆錢我和 Ben 各出一半。
 

如果婚前能仔細列出預算,

區分「想要」與「必要」、並善用資源,

其實辦一場小而溫馨卻又應有盡有的婚禮,

新人也可以不用荷包大失血唷!

本文原發表於 CMoney 2017-9-27

請幫艾蜜莉分享一下:

「亡者去世後,喪葬費卻成為家屬的負擔…」 其實,只要注意這「5點」,葬禮可以 簡單隆重就好!

(圖片來自網路)

 

台灣人非常避諱談論死亡,

也很少人會在生前規劃自己的身後事。

但是,亡者去世後,喪葬費用卻常常成為家屬的負擔。

也許您會想問

「一場喪禮的花費,要多少錢才算合理?」

 

我想……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因為喪禮的花費可高可低,

從喪禮的規模、喪葬用品好壞、喪葬儀節繁簡、

宗教儀式不同、火化或土葬、埋葬地點等等,

若要奢華可以高達上百萬,

若要簡單可能十萬元有找。

 

目前台灣民眾的治喪費用約在三十萬元左右。

在這裡,艾蜜莉想跟大家分享的是

「該如何在簡單隆重的情況下,把葬禮辦好?」

 

 

 

1.喪葬儀式的繁簡與價格

喪葬的費用跟繁簡有很大的關係。

一般而言,因為道教的宗教儀式較多,費用最高;

其次是台灣傳統佛道合一的方式,

儀式沒有道教的繁複,費用中間。

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的儀式較為簡單,花費較少。

 

不難看出,喪葬儀節的多寡,

佔了喪禮費用很大的一部分。

以告別式場面的大小舉例,若是要豪華的告別式場面,

舉辦在禮廳或搭棚的佈置程度,價差就可以很大。

甚至是壽衣質料、棺木、骨灰罈材質,

都是價差很大的項目。

 

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在先生過世時,

棺木就選用千年的黃檜木,重達兩公噸,

得用推高機才能抬進靈車,市場行情高達千萬元以上。

此外,採用土葬者,也有較多的宗教儀節。

加上棺木、墓地及營造墳墓等費用,相對火葬也費用較高。

 

 

2.土葬、火葬、環保葬

漢人的傳統觀念認為「人死之後一定要入土為安。」

才是對亡者的一種尊重。

而在過去,火葬後的灰飛煙滅,被認為屬於一種「懲罰」,

是對做了壞事或者是犯下不可饒恕的罪行的人的懲罰。

但隨著時代進步,

許多國家與環保團體也開始推行環保葬法,

甚至有「節葬」、「潔葬」的殯葬文化。

 

目前台灣人大多選擇火葬,

那麼下表列了台灣火葬的支出項目,

費用皆以最簡單的、便宜的方式計算。

零零總總加起來,

最節省的火葬的花費約需要157500元。

 

項目

費用

備註

救護車

2000

讓彌留者留一口氣回家

誦經

1500

 

簡易靈堂

3000

 

化妝

3000

 

壽衣

5000

 

冰櫃

3500

一天五百,以七天計

火化

8000

 

入殮誦經

6000

 

靈骨塔塔位

30000

 

只做頭七

3500

 

超渡

40000

 

告別式會場

20000

佈置、搭棚、椅子、

告別式司儀

6000

 

訃聞與遺照

2000

 

西樂隊

1200

 

出殯道長、師傅

10800

3600×3人

靈車

6000

 

骨灰罈

6000

 

(製表:艾蜜莉)

 

而土葬的費用,則是上面的火葬項目,

將靈骨塔與骨灰罈、火化等費用刪去,

並且加上以下費用。

同樣的,皆以最簡單的、便宜的方式計算。

零零總總再計算後,

最節省的土葬的花費約需要223500元。

 

項目

費用

備註

棺木

30000

 

墓地

60000

 

撿骨、遷葬、祭拜等等

20000

 

(製表:艾蜜莉)

 

環保葬,是近年興起的一項葬禮方式。

最大的差別在於「遺骨的存放方式」。

火葬是將遺骨存放進靈骨塔,土葬則是放入墓地。

而環保葬是在人死亡後,不立碑、不造墳,

而以其他的方式存放。

像是樹葬、灑葬、海葬、花葬都是環保帳的方式。

而各縣市推廣環保葬都有一定補助,

以新北市來說,推廣期間免使用費;

若參加聯合公祭,從追思會,火化,

到植存都是免費。也是一種可考慮的方式。

 

 

 

 

3.喪禮可以省去的花費

 

電子花車

電子花車是由喪家的親友出資僱請,

其目的是讓喪禮比較「熱鬧」。

一般來說,一輛電子琴花車(含唱歌女子)費用約為5000元,

若希望喪禮肅穆,可省去此項費用。

 

孝女白琴

孝女白琴是由亡者女兒出資,

是為了讓喪禮場面看起來

「孝眷多」、「有人哭」和「很熱鬧」。

一般來說,孝女費用約為3000元左右,

也是可以省去的葬禮花費。

 

燒庫錢(庫銀)

燒庫錢、庫銀是為讓亡者死後有錢花、成為富有的人。

在部分地區,所燒的庫錢、庫銀,

甚至需要燒掉一小貨車載運的量。

費用在八千到一萬五之間。

可以減少焚燒的數量,或者省略此項儀式。

 

 

4.購買生前契約注意事項

最近幾年非常流行「生前契約」。

如果想要買生前契約,應該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合法生前契約業者必須具備「一定規模」

消費者只要到內政部全國殯葬資訊網(http://mort.moi.gov.tw/),

在上方「多元查詢」的「合法生前契約業者查詢」,

就可以找到合法的經銷商。

 

注意5天的審閱期

法律保障消費者5天的契約審閱期。

甚至可以把契約帶回家,

逐項審閱規定的內容,以免權益受損。

 

契約應以書面明訂費用

契約應明訂總價金額,若有其他的外加費用,

都要在契約內記載。也別忘了向業者索取發票,

作為繳費的憑證。

 

簽約日14天內可無條件解約

如果簽約前沒有仔細考慮清楚或想解約,

可以在簽約日起14天內,以書面方式解約。

業者應在契約解除日30天內,全數退費。

 

不宜以投資心態購買

銷售員為了推銷生前契約,

通常以「保值」、「增值」的名號,

鼓吹消費者多買幾張。但生前契約的應該回歸需求,

真的有需要才購買。

 

 

5.善用政府的資源

除了喪葬的公立墓地與私人墓園價差驚人,

公私立的納骨塔價格也差很多。

在辦喪事之時,除了喪假之外,

不論是勞保、國保、農保、公保,都有喪葬補助,

也別忘了請領相關津貼減輕葬禮的經濟負擔。

 

本文原發表於 CMoney 2017-9-27

請幫艾蜜莉分享一下:

年輕人想買車,如果沒有富爸爸,請記得:買車、養車的費用,最好占「年收入的 20 %」 以下!

(圖片來自網路)

 

在某次的演講中,有位看起來大約 25歲的年輕人舉手發問,

他的問題是:「 Emily,我想請問月薪 3 萬的人,適合買車嗎?」

 

我思索了一下,反問他:「你為什麼想買車呢?」

 

年輕人很坦率地回答:「因為沒車交不到女朋友啊!」

台下聽眾一陣大笑後,我給了這位年輕人兩個思考方向。

到底要不要買車?考量 2件事:

買車的「原因」、「資金」是否充足。

 

 

1.買車的「原因」

買車這件事,跟所有的消費一樣,

必須先區分「必要」與「想要」!

 

如果車子是「必要」就是生活必需品,

沒有車子,生活上將會有很大的困難,那就必要購買。

舉例來說:A先生想買了一輛休旅車,

這台車子除了會成為他上下班的代步工具以外,

也會是A先生做生意的送貨車。

 

如果買車是屬於「想要」的行為,

是因為購買後會比較便利、開心,

但沒有其實也還能生活的下去,

可能就要再想一下這筆開銷是否值得。

B 先生想買一輛休旅車,

這樣假日帶就能帶全家人去郊外踏青,享受天倫之樂。

 

以上述的兩個例子來說,

A先生的車是生財工具,幾乎不可或缺,等同必需品。

而 B 先生的車子,則可以用別的方法替代,

像是租車、大眾運輸等等,

此外,也不可能每個假日都帶全家上山下海,

使用頻率可能一個禮拜不到一次,就屬於可有可無的物品。

 

 

2.資金是否充足

判斷完買車是否為必需後,

接著來評估買車的費用有哪些呢?

買車的「資金」來源,除非有家中長輩資助,

不然一般人買車的資金來源,多為自己存錢或是跟銀行貸款。

 

除了買車「資金」之外,

更大筆的是後續「養車」的費用。

以新車入門款 60萬為例,

車子壽命 10年,相當於每年成本 6 萬。

每年的油錢支出抓個 2萬元,

(如果每年支出的油錢低於這個數字一半以下

,表示車子的使用頻率不高,或許可以考慮賣掉。)

維修保養部分,前 3年以基礎保養,每年大概 5000元就夠了。

但後面費用會越來越重,攤提每年 2萬以內,

另外還有保險、稅金、停車費等等其他費用。

雖然每位車主的費用都或多或少的不同,但

買一台 60萬的新車,

平均年花費大約 15萬 5200元(每月要12933元)。

 

(製表:艾蜜莉)

 

在上面算完買車後的年均花費,

人一生所賺得的金錢是有限的,

花費是會互相排擠。

可以試想自己的資金配置,

是否真能每個月花12933來養車呢?

 

 

買車、養車的費用,最好占年收入的 20 % 以下

我個人認為每年車子的相關費用

最好只占總年收入 10 % ~ 20 %,

若超過20%,表示負擔太重。

以上表所計算60萬車款,

每月平均負擔為 12933元的比例下去計算,

也就是說平均月收入至少要到 64665 元的人,

比較適合買超過 60萬的新車,負擔才不會太重!

 

但若今天有人的月收入不足6萬4千元,

卻又又有非買車不可的理由,該怎麼辦呢?

有沒有既省錢又能開車的方案呢?

艾蜜莉想再提出兩種方案。

 

1. 2 手車也是一種選擇

如果真的有用車需求的人,也可以考慮購買二手車。

根據一項外國網站的調查,

高達 44 % 的有錢人,都購買品質好的二手車!

買二手車的費用較低,但購買與否,

也可和原本的交通方式支出做比較。

 

以下舉朋友 A夫婦的實例說明。

他們夫妻倆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捷運,

三年下來交通費用大約粗估是 21萬 9000元。

(算法為:50元x2趟x 2人x365天x3年=219000元)

 

在一次機會下, A先生在網路上找到一輛不錯的二手車,

購車費用才 2萬 5千元。不僅里程數不高,

A先生查看零件狀況後,也確認至少可以再開 3年以上。

於是 A先生買下這台車使用,

3年來的交通費用總共花了 21萬 7100元。

(算法為:買車 2萬5千元 +3年油錢共 6萬元 +

3年稅金共 57600元 + 3年汽車強制險 4500元 +

維修 6萬元 +停車洗車的雜費 1萬 = 217100元)

 

對 A先生夫婦倆的例子來說,

搭捷運 3 年交通費要花 21.9萬;

開二手車 3年交通費要花 21.7 萬,

搭捷運和開二手車的費用是差不多的唷!

 

但是,買二手車要特別注意,

如果買到雖然便宜但品質不好的車,

後續要花更多錢維修,反而得不償失喔。

 

 

 

2. 12 年,用股利「免費」買車

接著,不曉得您有沒有想過「延遲買車」的可能呢?

如果將每年買車的必要花費 15萬 5200元去投資,

以 7 %複利計算,11年後約有 245萬。

第 12年起,如果再用 245萬來投資殖利率 7 %的績優股,

每年又會源源不絕的生出 17萬多的股利,

之後只要拿股利負擔每年用車的費用 15萬 5200元。

股利負擔車子費用還有剩餘,還省下了 245萬的本金!

 

艾蜜莉補充一下,根據電腦回測,

長期定期定額投資 ETF,

達到 7 % 報酬率的穩健標的並不難,

標的可以選台灣50 ETF或投資全世界的VT。

 

圖片說明:每年投資 155200元,

以 7 % 複利計算,11 年後有 2449615 元。

(製表:艾蜜莉)

 

最後,回答那位月薪 3萬想買車的年輕人,

除非您有父母親的幫助,或是有其他收入,

不然會建議您考慮上面的兩種做法::

1.前幾年先開二手車,然後把原本買新車、養車的花費存下來。

2.存下來的錢長期穩健投資,然後等用股利就能買新車時再買。

 

另外,想給這位年輕人一些真心話,

也談談「難道沒有車就交不到女朋友嗎?」

 

如果女生說,因為沒有車而不跟你交往,

其實她沒有說出全部的實話。

也許她心裡想的是

「撇除外在的物質條件,

你並沒有其他吸引她的地方。」

 

實際上,也不只是因為沒有車而不跟你交往。

當然,也有極少數的女生,

真的只是因為沒有車或沒有好車而拒絕跟你交往。

這個時候,你應該敲鑼打鼓地高興,

還好沒跟她交往,因為就算在一起了,

世上總不乏其他開好車的男生能輕易把她追走囉。

本文原發表於 CMoney 2017-9-27

請幫艾蜜莉分享一下:

年終獎金怎麼用?學會這 3 招準沒錯!


(圖片來源:網路)
 
 
每一年,上班族最歡樂的事,
就是經過一年辛勤的付出後,
拿到年終獎金的一刻了!
 
今年大環境的景氣還不錯,
各大公司尾牙場上的抽獎紅包都蠻大方,
年終獎金也讓大家荷包滿滿,
尤其是和泰汽車的員工平均可領 8~10 個月年終獎金,
羨煞不少人。
 
那麼,我們該如何將這筆年終獎金作最適當的運用呢?
  

善用年終獎金 理財三分法

首先,得替自己的財務做體檢。
 
年終獎金是屬於在正常年度計畫範圍之外的一筆資金,
我們不妨把這筆獎金分為:
「必要性支出」、「投資」與「消費」三部分,
並有計畫性地的使用。

運用一 : 優先償還負債,再扣除必要支出

我們可以先規畫預算,
把未來一年可能發生的「必要性支出」先扣除,
尤其是利息高的負債,
必須優先清償。
 
例如說,
過年的時候要置辦各種年貨、年菜的錢,
還有新年期間,發紅包給父母、孩子的壓歲錢,
這些都一定要先規劃、預留起來。
 
還有,每年的 5 月都要繳稅,
先把這部分預留下來,到時候才不會捉襟見肘。

此外,若是有負擔高利率的消費性貸款,
例如:車貸、房貸、信用卡餘額…等,
一定要優先償還!
車貸的利率居高不下,
信用卡的循環利息更是高,
理財之前先理債才是正確的抉擇。
 

運用二 : 小小犒賞自己,明年繼續努力

在扣除未來的必要性支出之後,
我們可以把剩餘資金的 70 % 以上用於投資,
30 % 左右拿來小小消費一下。
 
辛苦了一整年,
小小的犒賞是對自己的一種鼓勵。
例如說:購買夢想了好久的新手機、
一直都很想替換的新窗簾…等。
 
雖然小小的滿足一下自己,
對明年的工作生活也是一種動力來源,
但是必須小心,
花錢要有節制喔!

運用三 : 小錢大投資 財富源源不絕

如果能夠從每年的年終獎金當中,
提撥一定比例的資金作投資,
我們就可以把自己的「年終獎金」,
投入到穩定配息的績優股,
或投入ETF (如:元大台灣 50、高股息、VT…等),
還能變成每年源源不絕的「年中獎金」喔!
(註:因為台股除權息時間,多在 7 月 ~ 8 月,故為「年中獎金」)
 

投資標的怎麼選?

不過投資的標的要選幾支呢?
又該如何選取呢?
 
我們可以看年終獎金的多寡而定。
如果扣除必要性支出和犒賞自己之後,
金額在10 萬元以下,
這樣可投資個 1 ~ 2 檔股票,
不購買整張股票也可以考慮以零股方式購買。
 
依此類推,
金額 11 ~ 30 萬可分散 2~3 檔,
30 萬以上則可分散 3~5 檔。
 
如果不太會選股的人,
可以考慮定期定額投資 ETF,
而對選股比較有經驗的人,
也可以選擇自己的能力圈範圍內的便宜績優股。
 
若想要參考我的口袋名單,
也歡迎免費下載「艾蜜莉定存股」理財寶來使用喔!
 
艾蜜莉定存股免費下載網址:http://cmy.tw/004oSh

(資料來源: 艾蜜莉定存股)
 

重要提醒:

1.請勿看到股票落到便宜價就直接買進,務必確認您自己了解這家公司的經營狀況。
2.以我個人而言,暫時不會買景氣循環股。ex:亞泥、中鋼、信義。
3.請確認股票的利空是暫時性利空,再考慮買進。
4.投資之前請先有以下認知:未來若遇到利空或股災股價大跌至腰斬,您仍對這間公司有信心、不會恐慌性停損再買進。
5.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之前請獨立思考,勿以跟單模式進行,謝謝!
 
本文原發表於 CMoney 2017-1-24

請幫艾蜜莉分享一下: